环境科学

专业介绍:

本专业聚焦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复杂交互关系,系统培养学生理解环境变迁与人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演变,认识全球尺度的环境变化过程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发现、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环境科学融汇化学、地理、数据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与社会与人文等领域知识,围绕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议题,训练学生将科学研究转化为技术方案与政策建议,推动人与自然的协同共生。
本专业全英文授课,以“地球系统、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生态可持续/双碳研究”为主线,围绕海洋、城市、气候变化等现实议题组织教学与实践,强调课程、实验室、野外实践、与行业热点的贯通。典型科研/课程实践包括:城市空气/水质监测与溯源解析、膜法水处理与回用、海岸带生态修复与蓝碳测算、滨海植被入侵影响评估、土壤环境污染风险评价等。本专业坚持科研导向与实地参与:学生将通过国际合作与区域考察深入了解沿海与山地等典型生态系统与相关环境科学方向,开展样品采集、环境监测、数据解译、风险评估与报告撰写;并与当地政府(如、生态环保、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大数据等)、相关企业(如,空间信息、环境修复治理、碳交易、环境咨询等)、社区和 NGO (雁荡山管委会、湿地管委会、红树林海洋保护区等)等利益相关方合作,积累面向真实场景的调查、数据分析与科学表达能力。
本专业国际化导师团队覆盖从分子与材料到地表系统与政策应用,研究方向包括:膜法水处理与海水淡化、水能耦合过程机理与数据建模;入侵植物生态与景观基因组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环境土壤与生物地球化学及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与修复的;以及多源遥感在城市水文、滨海湿地与山地环境中的应用,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环境治理与政策评估的可操作建议。其间,多位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项目,共同构建起“基础研究、工程实践、政策支撑”的本科生培养理念与科研生态。
环境科学系将与2026年开设环境管理硕士研究生项目,敬请期待。

核心课程:

课程按“基础、方法、专题、实践”递进设计,贯穿项目式学习与英文写作训练。
1.基础平台
 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
 环境化学与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 & Microbiology)
 气象与气候(Meteorology & Climate)/海洋与海岸过程(Introduction to Oceanography)
 水文与地质系统(Hydrology & Geologic Systems)
2.方法工具
 遥感与GIS(Remote Sensing & GIS in Earth Science)
 空间分析与统计/机器学习(Spatial Analytics & ML for Environment)
 Python时序分析(Python for Environmental Data)
 环境监测与采样技术(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Field Methods)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EIA Methods & Practice)
3.情景专题与项目
 滨海生态修复与蓝碳评估(Coastal Restoration & Blue Carbon)
 入侵物种监测与风险评估(Invasive Species Monitoring & Risk)
 城市水环境与自然基解决方案NbS(Urban Water & Nature-based Solutions)
 变化与碳核算(Climate Change & Carbon Accounting)
 ESG与可持续管理实践(ESG & Sustainability Practice)
4.实践模块
 野外综合实习(Field Camp)
 多源数据解译
 综合毕业设计(Capstone Project|作品集+英文技术报告)

知识技能

  • 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较强的听、说、读、写和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全球视野。
  • 发展研究技能,包括设计研究项目的能力,收集和分析样本,进行生态评估和分析/解释复杂的数据集
  • 研究世界自然现象:地质学、气候、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气象学
  • 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在极具挑战性的环境领域中获得成功
  • 建立专业的学术网络环境,并受益于专家的指导和合作
  • 与教授合作,发表科学研究成果,并在专业科学会议上发表演讲
职业前景

毕业生具备环境解译+ 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力。
1) 工程咨询 / 生态修复
典型岗位:环评工程师、生态修复工程师、蓝碳评估工程师、流域/海岸治理工程师
核心工作:法规与标准执行、指标体系构建、方案设计与论证、现场核查与技术报告
2) ESG / 可持续与碳管理
典型岗位:ESG分析师、碳盘查与核算专员、可持续供应链顾问
核心工作:温室气体核算、减排路径与绩效评估
3) 环境大数据与遥感应用
典型岗位:遥感/GIS工程师、时空大数据分析师、GEE平台开发工程师
核心工作:卫星/无人机数据处理、时序与机器学习分析、成果可视化与应用部署
4) 政府 / 研究机构 / NGO
典型岗位:环境监测与执法、生态保护与政策评估、科普与社区项目官员
核心工作:监测与评估、项目管理与绩效考核、政策研究与公众沟通
5) 继续深造(国内外)
方向:环境科学/工程、地球科学、公共政策与数据科学等
优势积累:英文技术写作、科研工作积累、野外与数据平台经验,为申请境内“双一流”与海外名校硕博提供竞争力

专业教师